
索引号: | 4311000021/2024-06874 | 分类: | |
发文机关: | 市农业农村局 | 发文日期: | |
名称: | |||
文号 : |
湖南日报·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黄柳英 通讯员 雷中祥
暴雨骤降,“菜篮子”遭灾。6月29日,记者在永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蔬菜基地了解到,前几日被灌满积水的低洼菜地已经排水,等待补种新的蔬菜。
6月24日起,冷水滩区普降暴雨,永州市冷水滩区牛角坝镇石溪坪村因溪流暴涨,永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蔬菜基地400多亩蔬菜受灾。基地负责人曾满玲介绍,当前正是豆角、茄子、辣椒采摘季节,工人们想去抢收蔬菜,无奈雨下得太大,24日上午10时田里的水便涨到了膝盖,只得作罢。
这个蔬菜基地是粤港澳大湾区“菜篮子”基地和出口食品原料种植基地。“这是我们建立基地以来损失最大的一次。” 公司总经理张峰耀说,基地旁的渠道较窄,排洪能力不足。此次降水强度大,溢到农田。蔬菜淹了2天,已无法抢收;智能育苗大棚也没能幸免于难,所有机器都泡了水。
“农业保险可以补偿多少?”记者问。张峰耀无奈地说,5月30日保险到期后他并未续保,因此要自己承担损失。
他告诉记者,今年农业保险保费补贴从补贴50%下降至补贴10%。“承保的农作物受损面积达到40%以上,保险公司才会补偿。今年春天基地受到强对流天气影响,2次受灾,大棚损坏,保险公司以‘受灾面积不足’‘承保的是农作物而不是大棚’等理由,均没有进行保险赔付。”
张峰耀表示,投保成本越来越高,保障能力却有限;加上基地处于两山之间的洼地,地下有暗河,往年无旱也无涝,只需防范冬春季节冰灾和强对流天气,因此今年夏天他决定不再续保。
“没想到会有这么大的雨。” 张峰耀很无奈,但他说,这也不完全是坏事,至少知道了以后农田要怎么改建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各种天气灾害,今后还是要投保。“年轻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重来,这点挫折打不倒我,只要我还在,我们的基地就还在。”
25日,驻村工作队来到基地解决实际困难。“这个基地带动周边乡镇发展蔬菜种植2000来亩,受益农户达2300多人。摸清受灾情况后,会及时上报农业部门,争取部分农业生产恢复补助。8月镇里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,也会建议对基地旁的渠道进行清淤、扩建。”工作队队员李颖说。
26日,冷水滩区农业农村局组派农技人员深入蔬菜基地,指导防汛救灾,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。对淹水时间短且植株高的蔬菜,采取排水、清洗植株叶片、施用植株营养肥料等方法,恢复其光合作用和生长,并喷洒杀虫杀菌剂,减少水灾后会出现的病虫害危害;天晴后,组织农户及时清除田间残株,对大棚设施抓紧排水加固,做好土壤消毒,改种一些市场当季需要的蔬菜品种。
针对蔬菜基地排水不畅出现水灾的情况,当地农业部门表示将加强基地基础设施建设,因地制宜修建排灌沟渠,提高农田防洪排涝能力。同时,加强工作调度和灾情上报,向上级部门申请救灾资金,对于设施农业的大棚等设施受损给予一定扶持,迅速开展灾后重建,及早恢复生产。